logo

植樹百科

喬木

灌木

濱海
椬梧
椬梧 Elaeagnus oldhamii 

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全株具有鱗片。樹高1~3m,枝上具有變形枝條形成的刺。幼葉有銀色鱗片,葉背密佈銀白色與疏散的褐色鱗片。是優質的綠籬植物材料。

台灣海桐
台灣海桐 Pittosporum pentandrum
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耐鹽性以及耐風力強,野生植株常生於海濱,可作海岸防風林。在夏、秋季枝稍會著生圓錐狀的多數小白花,花朵甚小,但會散發出濃厚芳香,香氣遠播,故名「七里香」。

厚葉石斑木
厚葉石斑木 Rhaphiolepis indica var. umbellata

為本島固有的植物,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小枝叢生。枝條端直又瘦長,幼枝灰白、光滑,老枝有裂紋。葉厚革質,光滑倒卵形。為濱海地區原生種,廣泛栽培於海岸、道路分隔島及公園等環境。

圓葉土樟
圓葉土樟 Cinnamomum reticulatum

常綠小喬木,株高3~7公尺。葉革質全緣,倒卵形或橢圓形,葉三出脈於表裏兩面皆隆起,葉大多對生或近對生,也有互生者,嫩莖葉呈鮮紅色,葉正面呈具光澤綠色,葉背無光澤呈灰綠色。核果呈橢圓形,熟時由綠轉為紫黑色。可作為庭園植物、整型樹、綠籬或行道樹,亦可作為濱海地區與工業區綠化使用。

翡翠濱柃木
翡翠濱柃木 Eurya emarginata 

樹皮黑褐色,嫩枝有毛。二列互生倒卵形或披針形革質葉,葉緣有鋸齒。花2~3朵腋生,白色花瓣5枚。黑色果實球形。開花冬至春季,結果春至夏季。適合作為庭園整形樹或列植為綠籬。

非臨海地區
日本衛矛
日本衛矛 Euonymus japonicus

常綠直立灌木,高可達 5 公尺,具多數分枝,小枝細長,圓柱形,直立或斜上昇,光滑無毛。葉橢圓形或倒卵形,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。全日照或半日照冷涼至溫暖環境,能適應濱海地區強風吹襲,不拘土質,只要排水良好都可以種植。

短柱山茶
短柱山茶 Camellia brevistyla

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具多分支,株高通常在3米以下。小枝細長。葉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,葉表光滑革質,葉緣上部有細鋸齒,下部則為疏鋸齒或近似全緣,中脈突起,有毛。花為白色。為臺灣中海拔之觀賞樹木。種子可榨油。

大葉溲疏
大葉溲疏 Deutzia pulchra
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樹皮終年脫落,全株被有星狀毛茸,花色雪白,初夏欣賞個格外清新可人。株形較開展,栽培場域必須預留較開闊位置以伸展枝條。可以單株或多株叢植或列植為綠籬。花朵為主要誘蝶植物,能吸引鳳蝶、斑蝶等蝶類取食。

黃楊
黃楊 Buxus microphylla subsp. sinica

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小枝 4 方形,黃灰色,平滑。對生革質橢圓形至倒卵形葉,先端圓鈍,常有小凹口,葉面光亮。全日照或半日照溫暖至冷涼環境,植株生長強健,能耐霜雪、乾旱、強風、貧瘠與病蟲害。

金平氏冬青
金平氏冬青 Ilex maximowicziana
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小枝被短柔毛,分支多。葉軟革質,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先端圓或鈍,細圓齒緣,光滑。單性花小白色,雌雄異株。核果球形,熟時由綠轉為紫黑色。全日照溫暖環境,耐風、耐曬。

金門赤楠(小葉赤楠)
金門赤楠(小葉赤楠) Syzygium buxifolium

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小枝平滑,略四稜。葉橢圓形或廣卵形。適合全日照溫暖至炎熱環境,日照充足枝葉緊密且葉色美觀。具有耐旱性,根系忌積水。堅硬的枝條與強韌的葉片使它抗風、耐污染,在都市環境可以良好生長。

內苳子
內苳子 Lindera akoensis
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枝條多數而細長,嫩莖葉被毛。葉片革質,卵形至長橢圓形,表面光澤無毛,葉背粉白色,主脈及側脈皆被毛,網狀細脈。喜乾燥向陽之地,土壤以富含腐植質之砂質壤土為佳,排水需良好,喜全日照溫暖環境。可做庭園景觀樹、綠籬。

毛胡枝子
毛胡枝子 Lespedeza formosa var. pubesens 

落葉灌木,枝條細緻柔軟,伸長後常呈四散下垂狀。互生三出複葉,小葉橢圓形至卵形,長2.5~6cm,寬1~3cm。總狀花序於葉腋伸出,花朵紫紅色。廣泛用於觀賞栽培適合盆栽或庭園成叢栽培。花朵是良好的蜜源,根系與其他蝶形花科植物一樣有根瘤菌共生。

車桑子
車桑子 Dodonaea viscosa

常綠灌木,樹高1~3m,上部多分枝。單葉或羽狀複葉,互生,革質,兩面無毛,倒披針形至線狀倒披針形,銳尖至漸尖頭,全緣。蒴果膜質或革質,瓣背有翼。車桑子葉形近似相思樹,因而有「山相思」的別名。都市道路邊或濱海地區、道路邊坡等炎熱、乾燥且貧瘠的土地綠化。

小葉厚殼樹
小葉厚殼樹 Carmona retusa

常綠灌木或亞灌木,小枝被毛。枝葉細小濃密,萌芽力強,耐修剪,可作為綠籬或各種造型的盆景。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。

田代氏石斑木
田代氏石斑木 Rhaphiolepis indica var. tashiroi

常綠灌木。分枝多。長橢圓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葉,叢生於小枝條的先端,葉先端尖銳,粗鋸齒緣,可與其它石斑木辨別。花白色,花瓣5枚,花徑約1cm。

烏來杜鵑
烏來杜鵑 Rhododendron kanehirai

別名柳葉杜鵑、金平氏杜鵑,為台灣特有種杜鵑花科(Ericaceae)常綠灌木,葉為線狀披針形半紙質,二面披覆褐色剛毛;花頂生、花冠漏斗狀,花色呈桃紅、粉紅、淡紫、紫紅等,雄蕊10枚,蒴果長橢圓形。

金毛杜鵑
金毛杜鵑 Rhododendron oldhamii

別名磚紅杜鵑花、奧氏杜鵑花,臺灣固有植物,灌木,高可達 4 公尺,枝條多分枝,小枝密被金黃色腺毛,分布臺灣全島平地至高海拔,極為常見。作為觀賞、水土保持、路邊植栽使用。為優良之景觀樹木;花期甚長,從 3 月一直可開到 10 月間,為台灣野生杜鵑中,花期最長的一種。

十大功勞
十大功勞 Mahonia japonica

小蘗科常綠小灌木,高約 2~3 公尺。葉常叢生於枝端,長約 30 公分,一回奇數羽狀複葉,具小葉 5~7 對;小葉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基部心形,葉緣略反捲,針狀、革質、基部偏斜。早春開黃色花,夏季果熟時呈紫黑色。十大功勞亦是一種很有名的藥用植物。灰褐色樹皮,葉深綠色,秋天變為紫紅色,花芳香。

日本女貞
日本女貞 Ligustrum japonicum

常綠灌木,株高可長到 3 公尺高,;枝條纖細而質硬。葉對生,革質,光滑,闊卵形至橢圓形,新葉鵝黃色,老葉呈綠色。花小,白色,微帶香味。開花期 5~8 月。果實為核果,卵形至橢圓形,結果期 8~10 月。因長年枝繁茂、葉青綠,常見做為綠籬,也因此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曾說:此木凌冬青翠,有貞守之操,故以貞女狀之。樹皮、葉、果實毒性強,有休眠性。

桃金孃
桃金孃 Rhodomyrtus tomentosa

常綠灌木,分枝繁密,高大的可以達到 2 公尺。葉對生,橢圓形或倒卵形,厚革質,全緣;表面光滑,背面生灰白色的毛茸;有三條顯著的直脈,脈上密布褐色絨毛。夏季開花,腋生;色緋紅,又似桃花;初開時,色澤鮮麗,經久稍稍淡褪,大小與桃花相似。果實呈壺狀,有宿存萼,未成熟時為綠色。初秋成熟,呈紅色或者紫黑色,手指般大小,成熟時果肉紅色,味甘,可食用。果肉味甜而有芳香,內含多數種子,可供生食,並製軟糖。

山黃梔
山黃梔 Gardenia jasminoides
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 3 公尺,葉對生或 3 片輪生,葉形有長、橢圓形、倒披針形,葉質具光澤,葉深綠色,全緣;花香清雅,初開出期呈白色,花謝時漸轉為乳黃色,為中國典型香花植物之一。一般有單瓣花及重瓣花品種,花期在 4~6 月的春末至夏季;果實黃紅色,俗稱山梔子。果實含黃色素稱為藏紅花素(crocin),因作黃色染料而得名「黃梔」,為古老的天然染料及食品的黃色著色劑。

七里香
七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

月橘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可達 1~3 公尺,樹皮灰白,老莖會有不規則縱裂紋。一回單數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葉形倒卵形或橢圓形。花冠白色具濃郁香氣,花期夏到秋天。果實橢圓形,果尾尖,成熟紅色,可食,但風味不甚佳。月橘若揉搓其葉片,有濃郁類似柑橘的味道,摘一片許多「芸香科」植物的葉子,透過光線看一看,會有許多小小的透明點。像橘子、檸檬、柚子、七里香的葉子,都可以看得到。因為它們在葉子上有「油點」,因此葉子經搓揉會有香味,也是「芸香科」植物的特徵。

細葉山茶
細葉山茶 Camellia tenuifolia
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枝條纖細,灰白色。單葉,互生,多數集生在枝條上部,具短柄。花單立白色,腋生。果實為蒴果,徑約 1.2 公分,球形,內藏種子 1 粒。花期 1~4 月。

方莖金絲桃
方莖金絲桃 Hypericum subalatum Hayata

灌木,高可達 2 公尺,具有多數分枝;枝條直立或斜上昇,四稜形或帶四條狹翼,光滑無毛。葉狹橢圓形至披針形或狹長橢圓狀橢圓形;花瓣黃色;花藥黃色,有琥珀色腺體。花期在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,果實於六月至八月下旬成熟。